一、 概况
工程实验室成立于2014年(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筹建阶段),定位于深海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综合性试验与研发支撑平台。实验室围绕国家“海洋强国”“深海战略”重大科技需求,面向深海科学研究与深海装备技术全过程,提供系统化的试验技术支撑与服务。实验室现有技术团队13人。实验室与国内多家科研机构、高校及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,共同推进深海装备的研制、验证与标准体系建设。
2021年,实验室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(CNAS)认可实验室认定(注册号:CNAS-L15442),标志着其试验检测能力获得国际互认。实验室秉持“公正、科学、专业、高效”的质量方针,致力于建设成为国内领先、国际一流的深海装备公共研发与试验平台。
二、 研究方向
工程实验室以“支撑深海科技创新、服务海洋装备研制”为核心目标,主要研究与服务方向包括:
三、 实验室组成
拥有多套国际认可的深海压力环境模拟装置,可模拟万米级深度水压环境,执行装备耐压、控温与疲劳循环等试验。
|
仪器设备名称 |
型号 |
规格参数(技术指标) |
主要功能 |
| 大型深海超高压力模拟试验装置 |
18/28 |
最高工作压力: 180MPa; 工作缸内径: ø2800mm; 工作缸高度: 4000mm |
深海装备整机及大型结构件、特种材料水压环境模拟 |
|
中型深海超高压力模拟试验装置 |
20/08 |
最高工作压力: 200MPa; 工作缸内径: ø800mm; 工作缸高度: 2500mm |
仪器舱体、水密组件验证 |
|
小型深海超高压力模拟试验装置 |
13/05 |
最高工作压力: 130MPa; 工作缸内径: ø500mm; 工作缸高度: 2000mm |
小型仪器耐压与密封测试 |
|
深海低温超高压测试系统 |
20/10 |
最高工作压力: 200MPa; 工作缸内径: ø1000mm; 工作缸高度: 2500mm; 温度: 2℃-常温 |
疲劳循环测试 |
|
深海超高压控温疲劳循环模拟试验装置 |
20/02 |
最高工作压力: 200MPa; 工作缸内径: ø200mm; 工作缸高度: 400mm |
高压-低温环境模拟 |
配备五轴数控加工中心、车铣复合中心、车床、镗床、磨床、线切割、电火花加工及焊接设备。具备深海耐压舱、叶轮、箱体等复杂结构件的高精度加工与维修能力,可实现特制仪器及非标部件的自主制造。
参数指标:22 m(长)×10 m(宽)×20 m(深)。
主要功能与用途:
主要承担无人潜水器、载人潜水器等大型装备的装配、调试、检测和维修任务,为科研仪器研发提供技术与场地支撑。
与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共建,位于南山港码头,总建筑面积约880平方米,于2023年6月启用,目前载人潜水器已正式入驻。实验室配备世界首台200 MPa级大体积深海低温超高压模拟装置(型号:20/10),面向全国开放共享,为载人/无人潜水器运维及深海科考装备岸基保障提供支撑。

Copyright ©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备案证号:琼ICP备13001552号-1
琼公网安备 46020102000014号
地址: 三亚市鹿回头路28号 邮编:572000 网站维护:深海所办公室 邮箱:office@idsse.ac.cn